区长钟秀堂做客“梅州发布”微访谈
作者:南方日报    时间:2018-05-23 10:56:00   浏览:   
【字体:  打印

  

    “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”。治国理政,亲身征询,虚心听取普通百姓建议和意见,才能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,使政府的政策合民意,暖人心,有效果。近年来,梅州积极推行“微访谈”等网络问政,定期与网民在线交流,搭起“江湖”与“庙堂”之间的沟通桥梁,不断增强党委、政府与网络社会的互动,加强与市民的交流,激发大众参与梅州建设的激情与活力。

    

区长钟秀堂做客“梅州发布”微访谈

统筹“五个建设” 打造诗画梅江


    “我们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,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和历史人文等资源,建设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的城市。”5月22日上午,梅江区区长钟秀堂做客“微观梅州”系列微访谈时说。

    当天,钟秀堂围绕梅江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生热点、网民关切的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。

    政府工作与城市的发展前景、人民的幸福指数紧密相连。微访谈结束后,钟秀堂接受南方日报采访表示,目前,梅江区正全面对接市“一区两带六组团”规划建设,按照生态富民强市的部署要求,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突出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坚持“三城联动”,发展“三大板块经济”,奋力开创“诗画梅江、文明客都”新格局,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

微信图片_20180523105547.jpg

发展“三大板块经济” 推动全域协调发展

    全区实现生产总值近20亿元,比增7.2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.47亿元,比增16.4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.74亿元,比增27.65%,增速位居全市第一……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发展数据出炉,梅江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。

    这是梅江区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要求,主动融入市委、市政府“一区两带六组团”规划建设,立足实际谋划“三城联动”、发展“三大板块经济”取得的初步成效。

    过去的成绩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。钟秀堂表示,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,是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,也是梅江区站在建区3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,迈向新时代加快发展的机遇期。

    钟秀堂介绍,发展“三大板块经济”,涵盖了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工作,这是梅江区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构建“一区两带六组团”发展新格局、推进生态富民强市而谋划的重要举措。

    三大板块经济,包括“医康养”板块、商贸物流板块和农旅板块。梅江区区位特殊,为突破资源要素限制,立足现有资源禀赋,因地制宜进行了“板块经济”的总体规划,“也就是以壮大医疗健康产业为重点发展‘医康养’板块、以繁荣城市经济为目标发展商贸物流板块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发展农旅板块,这既是经济发展区域化的体现,这也是全域协调发展的需要。”钟秀堂说。

    尤其在商贸物流板块,《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5—2030)》中提到,要立足产业发展,重点发展五大产业板块,打造七个百亿产业集群,其中之一就是商贸物流业。

    作为梅州的中心城区之一,梅江区依托现有的商贸物流基础,引进海吉星、义乌小商品城等项目,壮大产业规模、建设区域物流中心,推动商贸物流板块加快发展,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。同时,商贸物流产业也会成为美丽乡村的一个新载体,带动周围农副产品加工业、汽车零售业等的发展。

    结合农旅板块,梅江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,加快建设城北镇、西阳镇2个旅游特色镇,玉水、扎上、鲤溪、新联等4个旅游示范村和东山谷文化孵化区等6个产业带重点项目。去年,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、总收入分别比增14.8%、13.1%,被确认为“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”创建单位。

    为助推产业发展,梅江区还积极“筑巢迎凤”,深入实施“乡贤回归投资兴业”工程,发挥客商大会招商效应,围绕商贸物流、休闲农旅、医疗保健养生等主导产业进行精准招商,着力扩大产业规模。

    “我们将更加关注经济扩量提质、更加关注城乡均衡发展、更加关注民生事业提升、更加关注政府治理能力,争取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”钟秀堂说。

    坚持“三城联动” 打造如诗如画梅江

    宽敞的马路,整洁的街道,热闹的古巷……得益于梅江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工作,江北老街面貌日新月异。

    去年,梅江区制定了《梅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》,先行对泰康路、中山街油罗街进行了升级改造,坚持修旧如故的原则,运用客家雕花门窗、滴水瓦面等方式对破损的外立面进行修复,对私拉乱搭的电线、网线等进行规范整理。

    经过多方努力,道路更加平坦通畅,破旧的街区经过修缮后重新焕发活力,整治成果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,惠及群众。在微访谈中,就有群众感慨,江北老城区是梅城历史文化的缩影,特别是那些名人故居、骑楼等古建筑,希望政府要好好保护,传承好客家文化。

    目前,仲元东西路正在进行排水管网铺设工作;仲元路全体店铺已签名同意进行改造,准备5月进场施工,预计国庆节完成基本建设任务;根据项目安排,凌风西路预计于明年春节前完成基本建设任务。

    除了街区整治外,梅江区还组织人员深入到各镇(街道),对散落在辖区内历史久远、保存度完好的客家古建筑进行全面摸查登记,统筹集聚周边文化资源,运用多方力量打造“多形态文化、多功能利用、多元化投资,促进古建筑保护、促进文化旅游、促进社会建设”的城乡文化俱乐部,让古建筑得到有效传承保护。

    “我们按照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,统筹全区资源要素,提出在全域范围内,以东升园区为核心发展创新创业城、以江南新城为核心建设宜居宜业城、以江北古城为核心擦亮历史文化名城,推进‘三城联动’。”钟秀堂表示,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和历史人文等资源,打造“如诗如画”的梅江,是对历届区委发展思路的传承和创新,既体现了梅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又表明了党委、政府应有的责任担当。

    梅江区十里梅花长廊项目的启动,也是为这个初心而来。具有客家文化特色休闲空间和原乡文化生态空间的十里梅花长廊,在带给群众一个休闲娱乐之处的同时,也为城市文化的传承“添砖加瓦”。

    据了解,该项目的范围为东山书院至周溪河村的饶公桥段,主要以梅花及客家文化为载体,分为“寻梅识晨耕”“闻梅有书香”“颂梅忆乡音”三个部分,以农耕文化、私塾文化和客家文化等为主,打造以观赏、游览、体验、参与为主的休闲、生态之地。目前,从东山书院至客家博物馆、全长约1.5公里的示范段已基本完成,预计年底可全面建成并开放。

    增加8000多个学位 解决城区上学难

    梅州作为文化之乡,一直把教育发展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。在微访谈中,教育、学位等关键词作为热点被网民反复提及。

    作为中心城区,梅江区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。2009年,梅江区在粤东西北80多个(市、区)中,率先建成首个“广东省教育强区”;2014年在全市率先通过“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”验收;2015年在全市率先完成“广东省教育强镇”复评任务;2017年全市首批通过“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”验收,梅江区被教育部评为2017年度全省唯一的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”。

    针对财政有限的实际,梅江区进一步完善机制,形成了“政府投入为主、社会支持为辅”的投入保障模式。数据显示,梅江区3年共扩大校园面积近300亩,新建校舍30栋、维修校舍18栋,新建、改建运动场21个,新购置计算机逾万台、电子白板1000多套,新建校园网33个,新增图书156.6万册,新增常规教仪设备价值5983万元。

    同时,随着梅州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中心城区楼盘的新建与逐渐增多的外来务工人员,加剧了城区学位紧缺的问题。

    为了让群众不再被“上学难”的问题困扰,梅江区采取分期分批措施,加快推进学校项目建设工作,增加教育资源,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。金山街道办、三角镇先后撤并整合了规模小、办学效益差的龙丰小学、芹乡小学、上坪小学、坜明小学、安国小学和新塘小学等,同时加大加快城区学校的规划新建、改造力度。

    据了解,龙丰幼儿园于2016年投入使用,特殊教育学校已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。风眠小学将在2018年9月将建成投入使用,可提供1850个优质学位。芹洋学校已于2017年底开工建设,2019年9月将建成使用,可提供2550个优质学位。实验中学(伯聪中学)运动场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。金山小学迁建征地工作基本完成。城北中学、会文小学、水白中学扩建工作正在规划设计中。这些学校项目建成后可增加8300多个学位,城区学校学位不足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。(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通讯员 曾仕谦 钟兴明 钟伟才)


相关文章
    点击排行
联系我们   |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|     关于我们    |     使用帮助    |     网站建议
Copyright 2006 www.yiaieyese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制作维护  备案号:粤ICP备05033793号
(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