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江区江南街道通过创新街道各社区党建服务形式,把牢关键动作,抓实有形作为,有效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进一步稳固党群干群连心桥。
一、抓学习,提升党员党性观念。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,把社区作为一个“大网络”,划分子网格,每个子网格内均配备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党员志愿服务队,通过灵活开展学习教育,对各网格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。一是推送学。各社区设置文化长廊,利用LED显示屏、宣传栏等形式,及时公开重要会议精神、热点内容和社区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动态,让广大党员及时学习了解上级精神和要求。二是灵活学。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网、街道网站等平台推送学习资源,组织党员干部在线选学,让“两学一做”的声音扩散到每个角落,传递到每位党员心中。利用街道微信公众号,打造“江哥南妹”特色学习栏目,及时推送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内容,供街道党员干部自主选学。同时,组建流动党员微信联系群,各支部充分发挥子网格的积极性,时刻保持与流动党员的沟通联系,不定期发送学习短信,让流动党员连线学,做到学习教育全覆盖。三是贴心学。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在为辖区高龄党员、困难党员入户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,通过赠送相关学习资料、座谈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微党课等形式,贴心送学。到目前为止,共累计开展专题学习20多场次,主题讨论10余场,贴心送课30余次,学习教育党员覆盖率达100%。
二、抓队伍,提升团队服务功能。一是拓展专业服务队。各社区通过整合资源,将街道机关干部、社区干部和在职医生、退休教师、警务人员等专业人员编入专业服务队,增加就业指导、健康咨询等专业服务,确保服务专业化、服务项目多样化、服务时间常态化。二是拓展志愿服务队。各社区根据自身实际,以党员为骨干,组建以暖心帮困、治安巡逻、卫生清洁等为服务内容的志愿服务队,针对“空巢”老人、留守儿童、低保家庭、残疾人、“三老”人员等重点服务对象,定期开展“志愿服务日”、“1+X帮扶”等志愿服务活动。三是拓展社会联盟服务队。在全市率先探索创新专业化社工服务,建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,以党员、群众需求为导向,通过“政府采购”和引进各类型志愿者队伍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。例如,红光社区成立了全市首家社会组织党支部鼎和支部,并有20多家企业5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联盟服务队分别进驻到该社区各网格。
三、抓服务,提升红色党建成效。构建“党员+社工+志愿者”三合一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,将党员志愿服务打造成为“红色党建”特色品牌,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。一是专业服务切民需。建立政府主导、民间运作、社工义工联动的社区服务模式,结合开展党务工作教育培训、主题党日活动等,紧密联系社区居民,听取民声,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、多元化专业服务。二是志愿服务全覆盖。将社工服务结合各方面实际,把扶贫济困、心理辅导、法律协助等9大类27项服务项目以菜单形式提供给居民。近年来,共服务群众3万多人次,服务覆盖街道所有社区,大大提高了居民对社工服务的认知率和熟悉度,及时疏导和解决了一大批问题。三是公益服务贴民心。成立全市首家非经营性“爱心超市”,整合义工资源为街道社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、独居与孤寡老人、残疾人、低收低保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免费提供物资帮扶和志愿服务。目前“壹家”公益超市已链接了20多个爱心商家,为江南街道辖区内的60多户居民无偿提供各类物资和爱心服务。
四、抓机制,提升社区互动体系。一是建立承诺履诺机制。每个子网格党员都要向党支部和居民群众作承诺,并公开职业、承诺事项、完成时限等信息,自觉接受群众监督。二是建立党日活动机制。通过定期组织举办“党员奉献在社区”、“我是党员我先行”等主题党日活动,将医疗卫生、电器维修、就业帮助、政策咨询等服务覆盖全街道,为居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帮助。三是建立党群联系机制。建立“现代电子信息平台”、“意见建议征集信箱”、“党员联户”、“党代表定期接待”、“民情信箱”等五条联系群众纽带,听取来自群众的声音。四是建立联席议事机制。结合驻点联系工作,社区驻点团队每周二对居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进行集中整理、办结、反馈,对确实无法解决的重大事项,由街道服务群众工作站牵头召开“1+3”联席会议研办,并逐级上报备案。